整合醫學
重金屬排毒
體內有毒重金屬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,因為以健康的角度來說,人體體內的有毒重金屬含量應該是「零」,但是在已過度開發的環境來說,環境污染產生的有毒重金屬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傷害已是無法避免!
體內有毒重金屬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,因為以健康的角度來說,人體體內的有毒重金屬含量應該是「零」,但是在已過度開發的環境來說,環境污染產生的有毒重金屬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傷害已是無法避免!
透過下列表格可以了解所接觸過的汙染源,及身體所產生的症狀訊號。
重金屬 | 汙染來源 | 身體症狀 |
---|---|---|
鉛 | 空氣、農藥、玩具、電腦、染髮劑、廢電池、家電用品、行動電話、工廠排水、汽車廢氣、彩色化妝品。 | 頭痛、頭昏、疲倦、貧血、暈倒、昏睡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手足痠麻、腸胃功能失調、肌肉關節酸痛、抑制免疫反應、腎臟肝臟障礙、侵襲中樞神經導致精神異常與失眠。 |
汞 | 補牙、LED燈、近海漁產、深海魚產。 | 重聽、發抖、頭痛、抑鬱、口腔病變、感覺障礙、運動失調、語言障礙、身體麻痺、記憶力減退、平衡功能障礙、自律神經症狀、腎臟肝臟障礙、傷害中樞神經。 |
鋁 | 水、鋁鍋、鋁罐、蔬菜、榖物、海產、家畜、牙膏、發粉、鋁箔紙。 | 痴呆、噁心、巴金森症、腸胃障礙、手腳痙攣、腎臟障礙、骨質疏鬆、阿茲海默症。(鈣鎂可排泄鋁) |
砷 | 農藥、飲水。 | 疲勞、頭痛、噁心、貧血、肺癌、皮膚癌、膀胱癌、烏腳病、無感覺、體毛消失、影響聽力、呼吸系統、手腳焦熱、體重減輕、甲狀腺腫、多發性神經炎。 |
鎘 | 香煙、汽車、海鮮、水泥、輪胎、鹼性電池、金屬加工、電鍍工廠排水、合成樹酯製品。 | 癌症、胸痛、腳痛、肺氣腫、痛痛病、高血壓、骨骼異常、食慾減退、腎臟肝臟障礙、風濕性關節炎。 |
體內有毒重金屬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,因為以健康的角度來說,人體體內的有毒重金屬含量應該是「零」,但是在已過度開發的環境來說,環境污染產生的有毒重金屬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傷害已是無法避免!
透過下列表格可以了解所接觸過的汙染源,及身體所產生的症狀訊號。
有毒重金屬在人體內除了影響健康,同時也會造成體內組織的氧化,雖然人體對於有毒的重金屬有代謝的機制,但代謝的速度非常緩慢,重金屬物質停留在體內的時間越長,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相對提升。
▎該如何積極減少體內有毒金屬?
螯合療法(Chelation Therapy)
螯合療法是將 EDTA ( Ethylenediamine Tetra-Acetic Acid ) 藥劑合併特定的維他命、胺基酸、礦物質、微量元素、抗氧化劑 … 等 ( Culture medium ),以靜脈注射 ( IV injection ) 方式做治療。
透過螯合療法排除體內重金屬、提升抗氧化及體內機能等可改善下列症狀:
螯合療法實證研究之里程碑
從 2011 年起至 2012 年底二年,劉大元醫師主持之大元診所與高雄榮民總醫院、國立陽明大學、台北榮民總醫院,在 林少琳主任的整合領導下由劉大元醫師主責,做了臨床人體實驗研究計畫。
研究目的是提升內皮前驅幹細胞的數量與品質,來改善血管動脈硬化,與增加缺氧組織的血管新生,是增進人類健康的重要課題。
研究對象是 30 位(裝過支架、做過心臟血管繞道手術,或冠狀動脈已經硬化、鈣化到無法裝支架者)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,他們在血液濃度中的鉛和鎘高於正常值。
這些受檢測的患者使用抗氧化劑合併螯合治療,每週施打 Calcium Disodium EDTA 螯合治療至少超過 6 個月。
過去大部分的醫學研究都是強調血管內皮前驅幹細胞 EPCs 的重要性,但是很少研究如何增加血管內皮前驅幹細胞 EPCs 的品質與數量。
人體實驗初步的研究結果摘要已經發表於「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」2013 年 10 月的期刊內,這項研究顯示出「 抗氧化及螯合治療 」
- (一) 顯著降低體內有毒重金屬(鉛、鎘)濃度 ( P<0.001 )
- (二) 血管內皮前驅幹細胞數量明顯增加 ( P<0.001 )
- (三) 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的脂聯素濃度增加 ( P<0.001 )
- (四) 手臂臂動脈的血管內徑寬度與血流量增加 ( 期末報告 )
研究的對象,經過六個月以上的治療,沒有病患演變成心絞痛或心臟衰竭,透過注射 Calcium Disodium EDTA,患者沒有出現不適或副作用。
▎內皮細胞是什麼?
內皮細胞增加可以改善:
「脂聯素」
與身體血糖調控與脂肪分解有關的多肽類物質,脂聯素增加可以改善:
▎注意事項
- 治療期間戒酒、戒菸,可增加治療效果。
- 適當的減少脂肪、精製品及糖分的攝取。
- 需要補充營養品,如大量維他命、礦物質、微量元素、酵素 … 等,對治療有正面的幫助。
貼心提醒
本宣傳依據衛署藥製字第 048807 號、衛署醫字第 0980264150 號、衛署醫字 0990262180 號、衛部醫字第 1031662939 號辦理,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 ( OFF-LABEL USE )。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親自關心您;任何療程介紹均以醫師「親自說明」為準,請特別留意。